一、專業介紹
特種能源技術與工程專業是一門以化學、化工和材料為基礎,涉及火藥、炸藥、火工品、煙火劑等含能材料設計、制造和應用的軍民兩用專業,是科工局國防特色重點專業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專業,服務于本專業的含能材料與安全實驗教學中心是工信部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本專業以 “軍事化學與煙火技術”和 “應用化學”等兩個國家級重點學科為依托,涉及推進劑技術、發射藥技術、炸藥技術、火工品技術、煙火技術、含能材料制造工藝技術、含能材料微納米技術、反恐防爆技術、民用爆破器材技術、民用炸藥技術和特種化學電池技術等學科方向。本專業注重學生的研究和創新能力培養,除了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學習和實驗條件外,還設立創新基金資助和配備專業導師開展課外科技活動,并且提供為期兩年的實驗室科研實踐訓練。本專業學生經過系統的基礎的專業知識學習、強化的實踐能力訓練后,將具備比較強的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以明顯優勢就業于國防工業、公安消防、民用爆破器材行業和軍隊的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和政府管理部門,從事系統設計、技術開發、產品制造、實驗測試和科技管理等工作。
二、培養目標
特種能源技術與工程專業是以培養從事含能材料設計、制造和應用所需的專業人才為目標,要求畢業生掌握化學、化工和材料學的基礎知識,掌握特種能源技術與工程專業核心課程的基本原理、應用基礎、工藝方法和實驗技術等專業知識,能勝任含能材料的研究設計、生產制造、檢測應用、營銷管理和技術管理等工作崗位,擁有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適應工業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專門人才需求。
三、畢業生能力和學分要求
1.畢業生能力要求
本專業學生在學習和掌握了化學、化工知識和材料學的基礎上,學習含能材料、燃燒理論、爆炸理論和含能材料應用技術等含能材料及其能量轉換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并且在合成制備、系統設計、技術開發、產品研制、性能測試和工程應用等環節接受基本訓練,具備系統分析、綜合運用、工程設計、計算機應用、試驗檢測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工程知識:能夠將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用于解決復雜工程問題。
(2) 問題分析: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并通過文獻研究分析復雜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3) 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設計針對復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系統、單元(部件)或工藝流程,并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夠基于科學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對復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5) 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復雜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包括對復雜工程問題的預測與模擬,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與社會:能夠基于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專業工程實踐和復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7) 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復雜工程問題的專業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8) 職業規范: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責任。
(9) 個人和團隊: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10) 溝通:能夠就復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并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1) 項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2) 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2.畢業學分要求
課程模塊 | 課程性質 | 修讀學分 | 備注 |
通識教育課 | 必修 | 38 | |
學科教育課 | 必修 | 28.5 | |
專業基礎課 | 必修 | 35 | |
專業方向課(方向一) | 必修 | 44.5 | |
專業方向課 (方向二,卓工) | 必修 | 45 | |
專業選修課 | 選修 | 12 | 從本專業開出的43門課程(79.5學分)中選修12學分 |
通識教育選修課 | 選修 | 8 | 從學校開出的課程中選修8學分;其中, |
畢業總學分 | 方向一 | 166 | 另需取得4個素質發展學分,方可畢業 |
方向二, 卓工 | 166.5 | 另需取得4個素質發展學分,方可畢業 |
四、學制與學位
標準學制:四年
修業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五、主干學科與交叉學科
主干學科: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兵器科學與技術
交叉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力學、安全技術及工程
六、專業核心課程
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化工原理、工程力學、燃燒與爆炸理論、含能材料化學工藝學、火工品技術、火炸藥裝藥設計、煙火學。
七、主要集中實踐環節
VB課程設計、工程技術實習、化工原理課程實習、化工綜合實驗、含能材料實驗、含能材料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設計。